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常州"原住民"将大运河推向世界[组图]

常州晚报  2015-02-02 09:46

[摘要] 依运河而居的一代又一代的常州人,在古老的运河岸边,循着记忆深处那份乡愁的踪迹,让历史的情怀激荡着光年里的遐思。

法,保护遗产有规矩

老街巷、旧城墙,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这里有浓的老常州味道。今后,这些充满江南古韵的道路和街巷将得到更加充分保护。从市民规划师到规划工作者,名城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他们建言献策、尽职尽责,为城市风貌划出了清晰的轮廓线,为遗产的保护立下了规矩。

为常州人“淘出”魂牵梦萦的记忆

要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常州的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已到古稀之年的沙春元认同“中吴要辅,华夏龙城”这个说法。33年前,他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常州。尽管10年前就从城市规划设计院退休,但他仍旧密切关注历史文化保护进程。在数十年的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之旅中,他呼吁除了切实保护好现有的历史遗存外,有选择地适当复建一些已经消逝的历史遗迹,力主把传统元素与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为常州人“淘出”诸多魂牵梦萦的记忆。


沙春元

“借题发挥”唤醒历史记忆

“‘中吴要辅’出处哪里?可能不少老常州都答不上来。”沙春元介绍说,这一提法来自被誉为“三吴楼”的大观楼。

大观楼原址在大观路一带,早于南唐建造,明代常州府知府莫愚在楼前树立了一座牌坊,上面题有“中吴要辅”四个大字,常州这个美称由此传扬开来。只可惜大观楼在民国初年不幸被拆除。

“大观楼原来是常州府的大门门楼,登楼瞭望可以看到百里之外,历来是常州的城市标志。”沙春元说如今虽然已经不见踪影,但如果能延续下来,市民也就能共享这份集体记忆,更能唤起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2005年,沙春元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重建大观楼的议案。在他的规划设想中,大观楼的复建并不是简单再现原貌,而是把传统题材与现代城市生活融合在一起,经过考虑和比较,他建议在城西的老运河与关河双河交汇显要处的规划绿地中复建大观楼,展示常州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文化、地方文艺表演等,配合周边的商业、文化、餐饮、休闲街区,赋予它新的功能和活力。

追忆老城找回文化个性

“这辈子,从空间地域上来说,我走了一条曲线”。沙春元出生在常州,小学、中学在家乡度过,17岁到清华学习建筑,历经建筑工程队技术员、清华读研、选派出国进修、再次回母校清华任教,直到1982年调回常州。

多年在外,他对家乡有着不少魂牵梦萦的记忆。“我候家住青山门(北门)旁边,家门口还有四五米高的城墙,我常常和其他小朋友爬上城墙另一面的土坡,从高处往下滑,权当是滑滑梯。”他回忆上世纪50年代,曲折有致的小街小巷是城区的基本面貌,浑然天成,富有生活气息。长长窄窄的背弄里,是小伙伴们捉迷藏的好去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保管者、积攒者。”沙春元十分认同这一理念,并为此身体力行,不断探索和努力。

1982年到常州市城建局工作后,沙春元就设想能否保留一些面貌比较完好的街区和街道。90年代他和同事们合作,先后编制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提出具有历史价值的房屋要修旧如故。上世纪末,他参与修编版《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保护古城形制、格局和水系。2013年,他又提出结合大运河保护规划,在凤凰新城龙游河交汇处规划绿地,筹划复建该处附近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5处名园——归乐园、石园、洛原草堂、菱溪草堂和寄园,起名“五园汇秀”,力主将历史文脉和意蕴作为园林设计创作的主题和源泉,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城市功能,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唤醒历史、留住文化个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常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