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举办建筑行业智能设备暨钢结构施工质量安全观摩会,重点展示商舟翔安机场货运工程的四大技术创新亮点,包括"空-地"一体化保障系统、"毫米级"质量管控体系、自动化装饰工艺链和智能安全预警系统,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

厦门建筑行业迎来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近日在商舟翔安机场货运工程项目现场举办的智能设备暨钢结构施工质量安全观摩会,集中展示了多项前沿建造技术的创新应用成果。作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集成BIM建模、AI监控、4G仿生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实现了工程建设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
"空-地"一体化系统重塑高空作业安全标准
项目创新采用塔机智能集控系统和无人操作智能施工升降机,实现了物料垂直运输的全天候无人化作业。这种零接触式远程操作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还将工作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通过多重安全防护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高空作业中人员坠落、物体打击等安全隐患问题。这种智能化解决方案为大型空港枢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全管理经验。
数字化管控体系推动建造质量全面提升
项目运用智能焊接机器人和数字扭矩扳手,将钢结构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别。实测数据显示,数字化管控使焊接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八,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智能设备的应用还显著改善了作业环境,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这种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做法,为建筑行业质量管控树立了新标杆。随着智能建造技术的普及,我们有理由期待建筑质量将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