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北塘河边走过,不管什么样的季节,这里总会给人舒适的感觉。整治后的北塘河,让人有了驻足停留的念想。
城中村的小河塘
也被纳入了清水工程
2014年,“清水工程”进行的第9个年头。整治的范围在逐年扩大,结果不一定相同。小河塘多数以生活类污染为主,大一点的河道则会受到来自工业、生活、农业方面的综合污染,成因复杂,治理起来也更难一些,见效也慢,需要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一个愿望:期待2016年夏天,王家村河塘在地图上“变色”
王家村,钟楼区五星街道的一个城中村,一条窄窄的村道沟通着外面的繁华世界。老式的城中村多有一个小河塘,王家村也不例外,这个长方形的小河塘,从百度或谷歌卫星地图上看得还很清楚:河塘颜色很暗。
村民们的房子围绕着小河塘而建,尽管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从各家阳台或窗户外面挂着的衣服,不难发现这里旺盛的人气。小河塘都是天落水聚集而成,多与外界水系不通,生活污水达到一定量,很容易使河塘里的水变质,发黑发臭。
河塘虽小,也不能看着它们自生自灭。结合王家村河塘的污染现状,钟楼区相关部门委托常州环保科技开发推广中心编制了整治方案,前期的清淤、整形之后,投入底泥改性剂以抑制污染物的释放,后,在水面种上美人蕉、水芹、千屈菜、白菖蒲等各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2014年11月,王家村河塘整治完工,整治效果要今年才能看到,我们期待着王家村河塘在百度或谷歌地图上的颜色发生变化。
钟楼区环保局副局长吴志明介绍,粗略估算,仅钟楼区就有大大小小的河塘140多个。“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周围有村民居住,具备整治的基础和可能。”按照这一标准,2014年,钟楼区选取了王家村河塘、街南村河塘、湾里村河塘3个小河塘进行了整治,此外,南童子河等5条河道也被列入钟楼区的整治范围。
一组数据:去年整治20条河道和6个河塘,共70项工程
白荡浜是“清水工程”整治中,一条典型的河道。整治之前,水质为劣V类,属于差的水。2008年,常州市环保部门对白荡浜进行了生态治污,这是我市首条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的河道。现在,这条河道终于能见人了,不论天晴还是下雨,沿岸常年都有钓鱼爱好者在这里蹲守。
2014年,列入城区清水工程年度整治任务的共有20条河道和6个河塘,总共70项整治工程。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