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北塘河边走过,不管什么样的季节,这里总会给人舒适的感觉。整治后的北塘河,让人有了驻足停留的念想。
河道周围环境在美化,当了5年河道保洁员的老秦感觉———
工作比以前轻松了
一个网兜,一把铁耙,在秦金松的手中上下挥舞,一起一落,打捞时泛起的涟漪在河面上荡漾开去。偶尔忙里得闲,秦金松会点起一支烟,立在船头,看着匆匆的水流,感叹时间的流逝——当河道保洁员的年头,一眨眼就是5年。
在“清水工程”中,水利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清淤、岸坡维护、河面保洁、调水换水。秦金松是众多河面保洁员中的一位。
一个现象:5年前,每天捞起四五筐垃圾,现在每天只有一两筐
老秦今年63岁,他的工作是在大运河、南运河打捞水面漂浮物,上午两次,下午两次,365天全年无休、每天工作10,让上了年纪的老秦有些力不从心,他打算到65岁就告别这份工作。随着水环境整治的推进,河面上的漂浮物明显少了很多,“以前都是上午两大筐,下午两大筐。现在一天下来,一般只有一两筐。”
各种生活垃圾是河面上常见的漂浮物。头两年,饮料瓶、快餐盒、塑料袋屡见不鲜,猫狗尸体、废弃家具时而可见,让老秦无可奈何的,是打包后的排泄物,当时沿河出租屋的泛滥,让老秦不得不面对这些令人尴尬的问题。而如今,“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了。”
在河道保洁生涯中,老秦似乎从来没有将乱扔垃圾的人抓个“现行”。仅有的一次,是看见一位跟他年纪相仿的老头大大方方把一袋垃圾扔进了河里,老秦上前劝阻,没料对方却回答,“我几十年都这样过来的。”老秦有些懊恼,自己拼命做的工作却不被人理解。
随着我市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河道周围的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驳岸建起来了,绿化带多起来了,环境美化了,临河住户乱丢垃圾的现象也减少了。这些变化,直接体现在老秦的工作量上——比以前轻松了一些。
一个数据:河道保洁员每天要从22条市管河道上捞起1吨多垃圾
现在,像老秦这样的河道保洁员,我市共有60多位,他们在22条市管河道上辛勤地劳作着,大家每天捞起的垃圾超过1吨。
常州市水利局河道湖泊管理处副主任陈亚新说,河面漂浮物的主要来源是“人”,假如市民的素质有了提高,那么河道保洁员们就会轻松很多。要真正还河流一张清洁的“脸”,还需要市民的共同遵守和维护。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