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先生准备买房结婚,看见有些楼盘广告上 达90%甚至100%的宣传标语,王先生很是心动。但在这些楼盘进行咨询的时候,售楼员一般都会告诉他,住宅的 达多少多少,买这样的房子划算得很。
“得房率”越高越好吗?NO!
公摊面积设计合理更重要
王先生准备买房结婚,看见有些楼盘广告上 达90%甚至100%的宣传标语,王先生很是心动。但在这些楼盘进行咨询的时候,售楼员一般都会告诉他,住宅的 达多少多少,买这样的房子划算得很。可在问及究竟怎样看得房率时,售楼员的回答相当模糊,总让王先生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买了多大面积的房子,不一定就能住上多大面积的房子,得房率的高低一直是购房者心中的一道坎。它和购房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多购房者把高得房率作为买房的重点考查内容,认为只有高得房率的房子才是性价比好的,真是这样吗?
从四大指标,可以看清房子的得房率
开发商在得房率上大做文章,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满足购房者图实惠的心理需求。的确,购房者就没有不关注得房率的。这是因为得房率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所付出的每一块钱中,后到底会有几毛几分能够用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活动空间上。
但是,不少被华丽的得房率数据震撼得两眼放光、忙不迭掏腰包的购房者,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实际上,得房率是与另一个重要指标——公摊率如影相随出现的,两者呈现互补零和的关系。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其中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销售面积(也称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俗说“公摊面积”)。
一般来说,得房率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户型结构(几梯几户)、楼盘形态、物业类型、公共活动区域大小。在户型结构方面,一般是户型面积越大,得房率就越高。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少。
楼盘形态方面,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高挑的大堂、宽敞的电梯、室内车库等看上去“很美”的设计,都会占到大量的公摊面积。相反多层结构的物业,大都不会在这些公共活动区域上分摊很多面积,所以得房率相对较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