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4日,高新区召开全区“8585”重点工程推进大会,回顾总结2014年“8585”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安排部署2015年“8585”工程重点任务。会议强调,推进“8585”重点工程,全区上下要咬紧牙关、钉好钉子,奋力实现“8585”重点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把握新常态推进新跨越
高新区“8585”重点工程再发力
24日,高新区召开全区“8585”重点工程推进大会,回顾总结2014年“8585”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安排部署2015年“8585”工程重点任务。会议强调,推进“8585”重点工程,全区上下要咬紧牙关、钉好钉子,奋力实现“8585”重点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市人大副主任、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张东海主持会议,管委会主任、区长吴晓东向八大专题园区负责人下达目标责任书,并作工作部署。
寒山竹供图
张东海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五点意见: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落实举措。完成好全区“8585”重点工程,归根结底需要依靠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作为支撑,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咬定目标、咬定项目不放松。二是落实各级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有关责任单位要审时度势,严格按照项目推进计划,形成更加详细的工作任务书、施工路线图、进度时间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做到“一项工程、一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四是突破重点难点,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增强发展动力。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三年后有被其他地区赶超的可能。
吴晓东作工作部署时充分肯定了去年“8585”重点工程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也指出了“8585”重点工程推进的短板和不足。他表示,“8585”重点工程是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发展主题,全区要一步一个脚印,在八大专题园区建设、五大科技创新目标、八大城乡建设工程、五大民生幸福工程上奋力实现新突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吴晓东指出,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一鼓作气抓落实,锲而不舍下工夫。要坚定“拼”的信念,更加只争朝夕地投入工作,忙在一线;要确立“硬”的目标,逐一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确保做到目标到人、任务到人、时限到人,让目标真正从纸头上、表格里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要锤炼“铁”的作风,形成全区一起干、上下一起干、干群一起干的良好局面,以“5+2”、“白+黑”的精神状态,干实事、求实效;要突破“难”的瓶颈,瞄准用地难、融资难等制约项目推进的难题瓶颈,开拓思路、深化改革、发掘潜能;要落实“严”的考核,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把“8585”重点工程的提质增效作为“指挥棒”,共同营造齐抓共管、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区领导李西宁、汤建龙、杨光、安春燕、薛明方、赵福良出席会议。空港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城建局、区社会事业局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2015,“8585”新突破
八大专题园区建设新突破
滨江综合园区 围绕争创经济开发区,强化沿江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港口物流业“三大优势产业”的链式发展,引进总投资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特大项目1个、超50亿元或5亿美元以及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各1个,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2个。确保东风汽车常州基地、富德能源等重大项目年内竣工投产,继续实施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0家左右。力争创成经济技术开发区。
空港产业园 围绕创建省级开发区,抢抓低空空域获批和机场一类口岸开放良机,加快通用机场申报进度,加快园区路网、机场联络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通用航空、航空物流、汽车整车和智能装备四大产业,努力突破总投资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特大项目,确保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或5亿美元以及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各1个,推动北京通航华东中心全面启动,确保新誉宇航、宇培航空物流等重大项目年内竣工,常柴、威翔等19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开工率达100%。
出口加工区 抢抓获国务院批复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的机遇,尽快完成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工作,进一步理顺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对接上海自贸区,紧跟全市“区港联动”步伐,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业,切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确保引进2家以上高水平保税物流企业。
光伏新能源产业园 加快从产品制造向电站、分布式新能源、智慧低碳示范园区建设和服务转型,加快天合太阳城建设进度,推进产城融合,力争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1个,确保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2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2个。
生命健康产业园 围绕创建省级开发区和长三角一流的花园式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实验室、GMP车间等公共功能平台,加速打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养老等特色产业链,力争引进总投资超30亿元或3亿美元项目1个,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2个、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2个。推动健亚胰岛素、兴和制药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进千红制药、未名胰岛素等项目竣工试生产,园区投产项目达到7个。
创意产业基地 围绕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积极推进以电商平台、垂直品牌电商、电商协会及联盟、电商服务企业、投融资机构等为产业链的电商集聚区建设,努力引进电子商务、广告、服务外包等领域的知名跨国公司或境内外上市企业1个,引进外资项目5000万美元,力争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
智慧科创园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和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引进1——2个重大研发机构,引进知名企业总部2——3家,启动华录未来智慧城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智慧产业孵化推广中心等一期工程,推进印刷电子产业园建设,完成龙创汽车设计、中节能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落地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 着力推动孟河中心镇、历史文化名镇、小黄山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园“四位一体”发展,力争引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社会资本实施整体开发建设,加快实施小黄山、现代农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大科技创新目标新突破
加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加快制定相应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出台有针对性、有影响力的配套政策措施,同时更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布局、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促成创新要素、高端产业、重大政策向八大专题园区加速集聚。
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全覆盖,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3%。鼓励企业创设自主知识产权,申报驰名商标和各类专利,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力争实现万人发明专利数达25件。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同时,力推优质企业加快上市,重点扶持51家上市后备企业在主板、“新三板”及区域性场外市场挂牌上市。
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全面启动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浙江大学常州工业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新增创业团队5个,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完成印刷电子产业园一期主体建设,确保完成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中试线安装调试。鼓励引导园区及民营企业创办一批孵化器、加速器,力争总面积突破200万平方米。
强化领军人才引进培育 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力争引进50个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确保全年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人才创业企业1家,超千万元企业15家,人才企业纳税总额超亿元,人才工作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
确保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全面达标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园区内企业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率、园区净利润占营业总收入比例等3项薄弱指标,落实好详细的推进计划,将责任落实到人,时序倒排到天,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实现目标。
八大城乡建设工程新突破
新龙国际商务城 围绕打造以高铁经济为引擎,集交通枢纽、金融集聚、商业商贸、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和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的目标,加快科技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区新桥电商大厦、新阳科技大厦等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新龙湖湿地公园二期及常工院新北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通江中央商务城 围绕打造沿通江路融合高端商业商务、高端休闲居住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目标,加快实施新藻江河以东区域企业搬迁,确保年内启动中心公园部分区域街头绿地建设。
环球恐龙城 围绕打造以动漫游戏、广告设计、主题旅游为特色的高品质创意城,力争完成航天乐园总体规划并启动基础性建设,确保迪诺水镇二期全面建成。
天合国际太阳城 围绕打造以光伏展示、应用示范为特色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积极推进SM商业综合体项目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实施土壤修复二期工程。
新龙生态林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原生态康体养生示范工程的目标,全力加快项目二期工程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年内全面建成开放。
小黄山旅游度假区 围绕打造集生态观光、高端养生和休闲运动为一体的郊野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完成项目策规划设计,着力实现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全面推进基础性投资建设及历史文化名镇建设。
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围绕“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目标,全面完成“931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年度任务,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力争保持全市。重点推进高架环线、藻江河生态绿道和龙城大道、通江路等城区骨干道路慢行系统建设,力争年内完成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大力实施大坝河等10条河道整治,确保PM2.5浓度比2013年度下降7%,争取下降9%,全力冲刺下降12%。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围绕国家长江经济带区域规划部署,开展沿江地区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研究,力争S238、S122省道建成通车,政泰路及新龙三路等12条园区道路基本建成。加快启动嫩江路等6条道路建设,确保轨道交通1号线新北段顺利推进。
五大民生幸福工程新突破
社会事业 继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着力提升社会事业软硬件水平。全力创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加快新桥初中、滨江中学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水平,努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确保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年内主体封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巩固行政村区域优化成果,开展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等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河道、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平。完成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利现代化等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各项任务顺利达标。开展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以“一村一品”等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力争村级收入达到110万元以上。
收入倍增 认真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为创业人员提供项目选择、政策咨询、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更加关注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土地承包权和小农水产权的抵押、担保、贷款等权能,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力争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左右。
社会保障 逐步建成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保障网络。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660元。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医养融合,实施公办养老机构综合服务改造提升工程,继续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和助餐中心(点)建设。
社会治理 全面推动社会治理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依法治区、政社互动的良好局面。严守社会稳定这一底线,不断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调处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推进区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镇(街道)“两办一中心”建设,提升三级社会管理平台规范化水平。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监管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